「殆知阁」网站图标殆知阁·关于本站

浏览传统典籍,探索中华文化宝库

📚 「殆知阁」网站简史

据公开互联网上散落的资料,「凡人大传殆知阁藏书」网站最不晚于 2012 年成立,2016 年转至 daizhige.org 域名。原站长曾表示:

本站殆知阁藏书截止到目前 已经大概有12000种以上 10万卷左右 近十三亿汉字了 根据权威人士保守的估计 汉字古籍书目应该在7-8万种;根据权威人士乐观的估计 现在所存的汉字古籍文献数目大概为15万种左右。因此 本站累一年之功 大概收集了10%左右的古代文献的纯文本资料。这大概是个不错的成绩了。当然 在此也顺便声明 本站收集的这些古籍的文本资料 基本上几乎都是散落在因特网之上的 诸多贤达辛苦录入 扫校的 在此也一并敬仰一下。

2024 年 6 月,原「殆知阁」网站域名过期,停止运行,网站沦为垃圾信息「内容农场」。

2025 年 8 月域名再次过期,「西市独柳工作室」通过竞购,使本站得以在原址新建,支持目录浏览全文搜索功能。

2025 年 9 月推出基于 CBCD 等数据库的「中国历代人物传记」查询功能,免费为用户提供关于中国历史人物信息的检索服务。

本站的文献数据来源自 GitHub 用户 garychowcmu 在 2018 年创建的项目daizhigev20。我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修正版本,以纠正原始数据中的文本错误,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可靠的古典文献。

本站收录的文本均属于公有领域。收录的文本大部分已转换为简体中文。如遇无法显示的异体字,可参考字体测试页面,下载、安装「花园明体」(hanazono-20170904.zip)。

本站使用的 CBDB 数据库,由哈佛大学、中央研究院、北京大学共同维护,使用基于「CC BY-NA-SA 4.0 国际」许可协议。

我们致力于让古代智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光彩,为研究者、学者和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便捷、精准的文献检索服务。

📖 分类介绍

文献分类由原「殆知阁」站长仿照《四库全书》「经、史、子、集」的分类方法创立。

重要提示
本站服务器位于中国大陆境外,与原站长的「殆知阁」「喵」站的 Mastodon 实例无关。

开始您的古典文献之旅

1.6万部典籍等待您的发现

浏览典籍目录 全文搜索

🔧 错误修正

📝 主要修正内容

🎯 修正计划

我们对于修正计划没有时间表。如果您发现任何新的错误或有改进建议,欢迎通过 GitHub Issues 提交反馈,或者直接提交 pull requests,帮助我们提升数据质量。

📊 数据统计

我们的数据库持续更新,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古典文献资源:

加载中...
文献总数
10
典籍分类
计算中...
数据大小
检查中...
最近更新

💾 下载原始文本

由于本站的原始资料会持续更新,如需获取完整的文本文件,建议通过 git 获取最新版本:

❓ 常见问题

「殆知阁」是什么意思?

「殆知阁」原名或取自《庄子·养生主》:「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;已而为知者,殆而已矣。」其中,「殆」有危险、困难之意,庄子认为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。而「殆知阁」反用此意,表达对知识的敬畏与谦逊——明知求知之路艰难危险,但仍要建立藏书之阁,传承文化薪火,体现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。注意:「殆知阁」不应写作「殊知阁」、「怡知阁」等错误写法。

为什么「殆知阁」古籍网站主要为简体中文?

「殆知阁」的定位为古典文献的现代化阅读平台,目标是让更多现代读者能够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。基于这一使命,我们选择以简体中文为主要显示方式。简体字对当代读者更加友好,能够减少文字识别的认知负担,让用户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文本内容本身。同时,统一的字符标准提升了全文检索的准确性,避免因字形差异造成的检索遗漏,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获取体验。